經歷了第一次螺桿泵試驗的失敗,他們更細心地查找、學習國內外有關技術研究資料,又開始探索直流電機驅動方式。2005年,他們把精心研制出來的伺服電機安裝到現場的時候,由于伺服控制系統出現題目,試驗又一次失敗了。
油田最常規的采油舉升方式是抽油機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磕頭機”。固然應用最廣,使用時間最長,但抽油機一次性投資多、耗能高、維護工作量大。目前,安裝一臺抽油機井要二三十萬元。
為了降低本錢,進步效率,上個世紀80年代,油田從國外引進常規螺桿泵,經過不斷發展完善,上個世紀90年代在油田推廣應用。與抽油機井相比,常規螺桿泵的節能成效確實明顯。但采油四廠在使用過程中發現,它要經過電機、皮帶輪、減速器、抽油桿多級傳動,才能帶動井下的轉子采油。由于環節多,所以效率較低,自身的能耗相對較高。不僅如此,調整參數的時候還非常麻煩,高速旋轉的皮帶存在著安全隱患。
要想解決常規螺桿泵存在的題目,就必須在電機和傳動方式上動腦筋。采油四廠科技職員首先把目光瞄準了交流電機,試圖通過增加極對數目把速度降下來,同時把扭矩進步。但2004年他們把改造后的電機拿到現場一試,發現不僅電機自身“臃腫”,而且效率很低,承受不了巨大的負載。
螺桿泵地面直接驅動裝置的誕生,改變了油田常規螺桿泵驅動頭使用減速器和皮帶的傳動方式。通過指令輸入實現速度設置,實時速度調節,驅動轉矩調節,軟啟動,軟停機以及電磁力矩制動等功能。在今后油田開發中推廣應用,將為降低油田機采舉升系統能耗,實現資源節約型發展做出貢獻。
采油四廠科技職員歷經5年研制成功螺桿泵的地面直接驅動裝置,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缺。其中兩項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,兩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。到今年3月份,通過現場試驗表明,直驅螺桿泵以其高效節能、運行安全等特點,實現了油田原油開采舉升方式的新飛越,在油田降低開發本錢的道路上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。
采油四廠工程技術大隊機采室主任魏顯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就拿正在使用直驅螺桿泵的26口井來說,比原來用普通螺桿泵節電20%以上,系統效率進步7.7個百分點,年可節電34萬千瓦時,節約本錢18萬多元。要是與抽油機井對比,節電率就達到40%多了。還有減少維護用度,進步人均管井口數等優點。
相關產品:螺桿泵 水泵 離心泵 磁力泵 排污泵 多級泵